“中集很多业务都是有周期的,我们不怕外部环境波动正规的安全配资公司,高峰期来的时候能抓住,有很强的灵活性。不一定每年都会增长,但整体是往上的。”3月28日,中集集团(SZ000039,股价9.00元,市值485.33亿元)在深圳总部举办业绩说明会,公司董事长麦伯良在会上多次回答媒体、投资者提问,颇具松弛感。
据介绍,2024年集装箱行业产量为830万TEU(标准集装箱),较上一年增长264%。中集集团去年营业收入超越2021年,再次创下新高,达到1776.64亿元,同比增长39.01%;归母净利润达29.72亿元,同比增长605.60%。
对于2025年的行业走势,麦伯良在回答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提问时表示,2024年红海危机等导致集装箱市场运营效率大幅下降,对集装箱的需求增多。如果全球回归正常,集装箱需求会逐步回落,结合全球工业制造能力增长,预测今年集装箱需求会有所下降。
公司董事长麦伯良 图片来源:每经记者 孔泽思 摄
预测今年集装箱需求相对下降
2024年,中集集装箱制造业务营收622.05亿元,同比提升105.89%;净利润40.88亿元,同比提升127.84%。
在业绩会上,中集集团董事会秘书吴三强介绍,全球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了6.2%,其中亚洲到北美的集装箱货物增长率最高,达到12%。2024年前11月,中国完成的集装箱吞吐量是3亿TEU,同比增长7.3%;去年中国集装箱铁水联运约1150万TEU,同比增长10%。
“2011年到2023年集装箱的平均年产量维持在350万TEU,相比2000年到2010年的年均生产力200余万TEU,集装箱行业的总体需求底部有所抬升。而2024年全行业集装箱生产超800万TEU,是2019年到2023年生产量均值的2.2倍。”吴三强表示,“2024年的集装箱保有量已经接近5338万TEU,较前一年大幅提升。中集集团去年干货集装箱销量也达到了343.36万TEU,同比增长约417.03%。”
实际上,集装箱制造行业具有天然的周期属性,在2021年“一箱难求”之际,全球多制造了数百万TEU的集装箱,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到中集集团2022年和2023年的业绩。那么2024年行业的高景气度,是否会提前消耗未来一两年的需求?
在业绩会现场,麦伯良告诉记者,去年集装箱制造量超出了正常需求,主要是红海危机等导致集装箱市场运营效率大幅下降,造成了对集装箱的需求增多。目前很难预测红海危机的解除时间,但感觉还会延续相当一段时间。“如果全球都回归正常的话,集装箱需求会逐步回落,叠加全球工业制造能力增长,我们预测今年需求会有所下降。”
此外,针对国际贸易政策的不稳定性,麦伯良也回应了记者关切:“中集(集团)有这个信心,兵来将挡,水来土掩,不惧怕乱世。”
业绩说明会 图片来源:每经记者 孔泽思 摄
海洋工程业务首次扭亏
中集集团的海洋工程业务包括以FPSO(浮式生产储油卸油装置)、FLNG(浮式液化天然气生产储卸装置)为主的油气装备制造,以海上风电安装船为主的海上风电装备建造,以及滚装船等特种船舶制造。
年报显示,2024年全球船舶和海工市场环境持续向好,国际油价处于相对高位水平,对油气生产平台仍存在促进作用,持续增长的海洋作业活动推动海工装备利用率和租金连续走高,海工装备市场继续恢复向好。
2024年,中集集团的海洋工程业务营业收入为165.56亿元,占公司营收的9.32%,并且首次实现了扭亏,净盈利2.24亿元。2024年,该业务新签订单32.5亿美元,到2024年底,累计持有在手订单价值同比增长27%至69.2亿美元。
麦伯良在会上介绍,海洋工程业务扭亏主要是抓住了景气周期,而且公司更加注重接有质量订单,“规模不是第一位,盈利才是第一位的。从方向上来说,要做别人做不了,或者极少能做的东西”。他表示,公司也会继续观察,如果行业产生波动,就不会大量扩建产能,而是以智能化、数字化升级,对现有基地提升效率。
麦伯良表示,公司的核心产品一直放在FPSO和FLNG,这两个领域的市场需求比较确定,大型FPSO能储运15万吨油气,对深远海大型油田非常有作用。公司对今年的海洋工程业务接单预期也非常乐观。
每日经济新闻
【免责声明】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与和讯网无关。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、观点判断保持中立正规的安全配资公司,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。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。邮箱:news_center@staff.hexun.com
Powered by 联华证券配资_炒股怎么用杠杆_联华证券炒股 RSS地图 HTML地图